宁强职业高级中学教务主任,宁强职业高级中学

宁强职业高级中学,学历层次:职业学校学校性质:公立学校专业:院校地址:宁强县汉源镇七里坝新区学校简介宁强县职教中心是陕西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一校两址,北校区

  • 学历层次:职业学校
  • 学校性质:公立
  • 学校专业:
  • 院校地址:宁强县汉源镇七里坝新区

学校简介

宁强县职教中心是陕西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一校两址,北校区占地82.6亩,南校区占地120亩。校舍面积20132平方米。我校前身为1988年创办宁强县农业职业中学,1996年迁建现址,2002年建成县级职教中心。宁强县职教中心以县职业高中为主体,实行“政府统筹、部门联办、教育主管、一校多制”的办学体制。学校开办有大专起点的电大三年制本科班、三年制的中职班、3个月至6个月的专业技术短期培训班。主要开设有电子技术应用、汽驾与维修、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数控技术等4个专业。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32人,其中专任教师122人,本科学历以上的教师达97.5%,中高级职称教师79人,省级骨干教师8人,市级骨干教师12人,外聘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5人,“双师型”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达52%。学校建设起点高,内配设施完备。

建有高标准的教学楼、实验实训楼、学生公寓楼、餐厅等教学硬件设施,校园高标准绿化美化。先后建设并完善了电热电动实训室、电子电拖实验室、多功能家用电器实训室、电子装配实训室、制冷实训室、电脑操作室、计算机维修室、机电数控实训室、汽车驾驶实训室等学生实训操作场所,拥有全新高配置电脑520台,教练车27辆。

招生对象

具有初中、高中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历者

报名条件

1、遵纪守法、热爱劳动、文明礼貌、朴实诚信;

2、无疾病、无传染病、无慢性病史、无犯罪史、无严重违纪史;

3、身体健康、五官端正、性格开朗、形象气质佳。

报名方式

凡符合学校招生条件的学生持户口簿、身份证、2张一寸彩色照片到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报名。高中毕业生可在学校网站上报名。

  注意事项

1、新生报名时带好户口簿或者身份证原件(或复印件),及相关费用到学校招生办报名,并鉴定就业合同和优惠入学协议。

2、报名时间:从即日起,到各专业名额报满为止。

3、新生开校报到时请带好户口本、本人身份证原件,相关困难证明及交费收据。

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招生人数电子技术应用80汽驾与维修80算机技术及应用80数控技术80  专业学费

专业名称学费电子技术应用中职免学费汽驾与维修中职免学费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中职免学费数控技术中职免学费  助学政策

依托国家关于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免收每生每学期学费800元,每生每学期可享受1000元国家助学金,在校三年期间可享受一次教育扶贫专项资助金3000元。

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的师资力量和荣誉

付祥武,男,生于1967年12月,汉族,陕西宁强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90年7月从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原宁强县第一中学)工作至今,现任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校长。2011年6月被陕西师范大学授予教育硕士学位。1998年被评为汉中市教学能手、汉中市优秀教师、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优秀辅导员。历任班主任、年级组组长、教务处主任、副校长。2010年9月起任校长。任校长以来,他秉承“构建文明和谐校园,奠基师生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强化安全管理,净化育人环境,从汉中市保安学校聘请了15名校警参与学校门卫和宿舍管理,积极开展无烟学校创建活动,推行学生在校禁止使用手机制度,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他狠抓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对年轻教师进行了职业道德和业务培训,推进校级骨干教师评选工作,每周派两位教师前往友好共建学校——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轮训,以期大面积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他积极推行教学改革,他亲自带人前往陕西宜川中学进行考察调研,经过深入论证分析,确定从高一年级推行以“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模式改革。

他力争在3—5年内,把天津中学建成为特色鲜明、成果丰硕、人民满意的陕西省示范高中。

第一排:

付祥武(左三) 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研究生学历,校长,负责学校全盘工作,分管办公室和财务室工作。

黄卫军(左二) 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全国劳模,校党支部书记,负责校党支部工作,分管德育处和团委工作。

何仕勇(左一) 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副校长兼工会主席,蹲点高三,分管总务处工作。

张洪金(左四) 中学高级教师,副校长,分管德育、电教和教研工作。

第二排:

刘兴明(左一) 中学一级教师,电教中心主任。

汪 海(左二) 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校党支部委员,德育处主任,年级主任。

韩 文(左三) 中学高级教师,教务处副主任。

刘金平(左四) 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校党支部委员,年级主任。

何清富(左五) 中学高级教师,年级副主任。

张天金(左六) 中学高级教师,教研中心主任,年级主任。

段凤民(左七) 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德育处副主任,校工会委员。

第三排:

何旭明(左一) 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安保处主任。

郑永华(左二) 中共党员,原总务处主任。

王鸿鸣(左三) 中学高级教师,办公室副主任,年级副主任。

王新平(左四) 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总务处主任。

郝 军(左五) 中学高级教师,教务处主任。

黄治斌(左六) 中学一级教师,总务处副主任。

宋德会(左七) 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校党支部委员,办公室主任。

程兴贵(左八) 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教研中心副主任。

蒲忠庆 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总务处副主任。2011年度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

2011年高考奖励

全国教育信息化示范基地

更多荣誉请参见扩展阅读“学校荣誉”。

汉中的简介。

城市概况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倚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美丽富饶的汉中盆地。全市辖十县一区,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372万。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地区。

市人民政府住所地汉中市中山街,邮政编码:723000,电话区号:0916。

汉中两汉三国文化底蕴厚重,自然风光独特秀丽,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有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1个,国家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水利风景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有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汉中主要旅游景点:武侯墓、张良庙、古汉台、褒斜栈道、旱莲、南湖风景区、佛坪大熊猫保护区、蔡伦墓、石门风景区、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武侯祠、午子山、黎坪森林公园、苏景园、五门堰、灵崖寺、勉县温泉、山河堰、王富沟溶洞群、南沙河风景区、饮马池、陕西理工学院、张骞纪念馆、汉中天台山、紫柏山、红寺湖、兴元湖、开明寺塔、洋县朱鹮保护区、莲花池公园、青木川、燕翔洞、西乡樱桃沟等。

市长田杰曾说:汉中的特色不仅仅在于汉文化,之所以能成就刘邦的汉室大业,则是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生态的多样性。汉中北依秦岭,南频巴山,中间为盆地。汉中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粮仓,也承载著汉中绝大多数的人口。这里是中国南北分界线、江河分水岭,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并因此造就了物种的多样性。

“汉中的森林覆盖率为52%,林草的植被率达60%,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汉中境内有汉江、嘉陵江等567条河流,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田杰认为,“‘南水北调’不仅有利于调入水的地区,也有利于调出水的地区。为保证调往京、津、冀地区的水质,我们必须对汉江流域进行水土流失治理,防止污染,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这实际上就提升了汉中的文明水平、生活质量以及现代化水平,让汉中古城更具品味!”[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汉中市下辖汉台区、南郑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等1区10县。

汉中市 面积27246平方千米,人口374万人(2006年)。

汉台区 面积556平方千米,人口53万人。邮政编码723000。区人民政府驻中山街。

南郑县 面积2849平方千米,人口55万人。邮政编码7231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城固县 面积2265平方千米,人口51万人。邮政编码723200。县人民政府驻博望镇。

洋县面积3206平方千米,人口44万人。邮政编码723300。县人民政府驻洋州镇。

西乡县 面积3204平方千米,人口40万人。邮政编码7235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勉县 面积2406平方千米,人口42万人。邮政编码724200。县人民政府驻勉阳镇。

宁强县 面积3246平方千米,人口33万人。邮政编码724400。县人民政府驻汉源镇。

略阳县 面积2831平方千米,人口20万人。邮政编码724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镇巴县 面积3437平方千米,人口28万人。邮政编码723600。县人民政府驻泾洋镇。

留坝县 面积1970平方千米,人口5万人。邮政编码7241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佛坪县 面积1279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邮政编码723400。县人民政府驻袁家庄镇。[编辑本段]文明文化

早在商朝时期,这里就有了人类生息劳作的身影,在以后的历史中,汉中又一度成为兵家争战之地,如刘邦、诸葛亮等都以汉中作为军事基地。汉中是汉家发祥地,其历史悠久。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汉中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汉中开汉业。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统一天下,成就了汉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汉朝、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就一脉相承至今。三国时期,汉中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战场,老将黄忠在汉中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汉水之滨大败曹军,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一代名相诸葛亮在汉中屯兵8年,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定军山下,其安息地武侯祠,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这里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四大发明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封地和葬地。韩信、诸葛亮、曹操等帝王将相曾在这里建功立业,李白、杜甫、陆游、苏轼等伟大诗人曾探访、辗转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留下了瑰丽的墨迹诗章。

市内文物古迹众多,现有10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以“两汉三国”为主题的著名文化遗产,知名的景点有:褒斜道石门、拜将台、武侯祠、张良庙等。1905年,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讲的是三国时期所发生在汉中勉县的定军山的“黄忠斩夏侯渊,夺定军山”的事。

汉中10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武侯墓;龙岗寺遗址;张骞墓祠;五门堰;蔡伦墓祠;开明寺塔;李家村遗址;张良庙;灵崖寺。[编辑本段]自然风光

汉中是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方。这片被巍峨秦岭和苍莽巴山环绕的盆地,被长江两大支流汉江与嘉陵江滋养的秀土,虽然位于中国西部,但却拥有与江南同样的秀色,是一处得南北之利、兼南北之美的风水宝地。游历汉中,扑面而来的是满目苍翠。佛坪自然保护区林海茫茫,峭峰幽谷密布,是西北第一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也是我国首个野外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长青自然保护区有“生物资源库”之美誉,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尤其是以四大国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最为著名,国内外科学界广泛关注;黎坪国家森林公园奇峰怪石林立,泉溪池瀑竞秀,被称为西北的“九寨沟”;紫柏山山岳巍峨,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风景如画,雾霭蒸腾,其高山草甸、紫柏天坑,世稀罕见;午子山山势险峻,壑幽林密,素有陕南“上华山”之称,其山中2500余亩世界珍稀白皮松蔚为壮观;褒谷口石门景区高峡平湖,仪态万千,仿建的石门栈道依山傍水,凌空飞架,再现了秦汉栈道的宏伟风貌和形制特色;红寺湖烟波飘渺,山水交融,恬静神秘,是“一幅天然的国画长卷”;南湖天灵地秀,林茂竹修,曲径通幽,是一处集锦式的水上园林;西北最大的柑枯生产基地,城固十万亩枯园,金秋时节桔红橙黄,游园采桔,其乐融融;全国第二大樱桃基地,西乡樱桃沟花开时节,山林尽染,绚丽多彩,十里飘香;还有百万亩油菜、五十万亩的茶园,每到春季,沿江两岸百里金黄,蜂飞蝶舞,令人心旷神怡。

经济发展基本概况: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综合实力得到加强。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398亿元,财政总收入24.4亿元。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6517元和1827元,增长8.4%、和7.6%。初步形成了以飞机(亚洲最大飞机生产基地)、汽车、机械制造、医药化工、建材建筑、冶金采矿、烟酒食品、包装装璜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的多门类现代化工业体系,建成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创出了一批名优特产品,全年工业总产值增加139亿元。城乡市场发育日渐完善,纵横交织的流通网络基本形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80.4亿元。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业产业化初具雏形,乡镇企业成为汉中三大经济支柱之一,总收入达270亿元。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市委、市政府认真组织实施“开放、开发、发展”战略,已与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东南亚国家等及我国的港澳台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联系。与国内14个省20个地方建立了友好关系。并成功举办了北京和长三角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项目142个,合同引进资金415亿元,外贸出口2340万美元。按“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切手续从简”原则建立的外商投资联合审批制度已开始有效运作。全市上下强化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你赚钱,我发展”的新观念,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正在形成。汉中已与比利时特恩好特市、日本出云市等多个外国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促进对外交流。

市政建设步伐加快。中心市区建成区面积达27.5平方公里,且以每年一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环城公路和城区主干道路质量明显提高,公用设施配套,功能比较齐全;市区绿化面积195公顷,人均9.36平方米。1998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机遇,认真论证,积极争取到70个重点项目,至2007年底已完成投资90亿元。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我市基础设施状况将会有个大的改观。

在汉中,一座现代化的飞机城正在崛起、发展和壮大。这就是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所属的大型骨干企业——陕西飞机制造公司。1975年,由陕西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我国第一架运八飞机在这个厂房里进行总装,并于1975年12月29日从汉中城固机场飞上祖国的蓝天。[编辑本段]科技教育

教育、科技事业迅速发展。全市有高等院校6所,成人高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8所,科研单位14个,专业技术人才7万余人。建立了汉中市经济开发区(北区即鑫源经济开发区和南区即南郑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高新技术园区,先后已有十多户科技企业在开发区落户。农业科技扶贫示范区正在建设之中。

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所、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学校、成人中专、成人高中)共有各类学校120所。其中汉中三中和汉中二中合并组建新的汉台区高级中学。

陕西理工学院、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航空技术学院、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城固师范学院。[编辑本段]交通通讯

汉中地处中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汉中地区通往西南、中原、西北、华东和华北的门户和交通枢纽。汉中铁路站是我国链接西南和西北重要的铁路枢纽,联结西康、成西、阳安等铁路线。

汉中火车站不仅是中国重要客运站之一,如今汉中的铁路建设已日趋成为连接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铁路交通枢纽。目前正在积极准备开工建设阳安铁路复线工程,西成高速快速铁路穿城而过,汉中火车站正在积极扩建二期工程。汉中有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南阳、西安等各个方向开的列车。 

汉中西关机场目前是陕西省重要的航空港,隶属于西部机场集团,二期机场扩建正在有序进行,汉中与西安每天都要航班,多条航线正在积极拓展,市中心到汉中西关机场仅1公里。

公路建设形成了一个以汉中为中心,贯通全省、辐射周边省市的高等级“米”字型辐射状干线公路系统,有公路108国道,316国道、210国道比邻,有3条国道干线通过。绕城高速、机场新线建成,二环路全面启动,国家京昆高速公路汉中段(即西汉高速公路)2007年全面贯通,十堰到天水高速公路正在积极修建,预计到2011年全线贯通。

汉中市车牌号码编号为“陕F”。

所有乡镇和71%的村通了公路。特别是西汉高速公路的建设,使陕南实现高速公路零的突破。邮电通讯便捷。10余万部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直通五洲四海。[编辑本段]荣誉称号

1.汉中——1994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2.汉中——CCTV2006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

3.汉中——2007世界特色魅力城市

4.汉中——2007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5.汉中——2008全国双拥模范城

6.汉中——2009省级卫生城市

7.汉中——2009省级园林城市

8.汉中——2009中国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地区

9.汉中——2009年中国最美油菜花海之城

10.汉中—–2009年中国最佳环保形象城市奖获得者城市

11.汉中—–中国最大的天坦群落所在地城市[编辑本段]民风民俗

1.乡土美味——陕南腊肉

腊肉,又叫熏肉,是陕南秦巴山区一带的地方特产,是陕南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相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张鲁称汉王,兵败南下走陕南,途经汉中红庙塘时,汉中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又传,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

陕南秦巴山区人,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十五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熏干。秦巴山区林茂草丰,几乎家家都烧柴草做饭或取暖,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也要在那市场上挑那上好的白条肉,或肥或瘦,买上一些,回家如法腌制,熏上几块腊肉,品品腊味。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

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陕南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

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还有久放不坏的特点。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传说西安有名的“樊记腊肉”,就是陕南人传给的技艺。

陕南宰杀的年猪年羊,均供自食,每年旺为淡贮,终年享用。佐餐、下酒、宴客、馈友、逢年过节,都离不开腊肉。因此,一般农家,均以此为家常必备之乡食,遂成乡土美味。特别是深山人家,以家藏腊肉的多寡,来衡量贫富的标志。《汉阴县志》记有:“虽篷室柴门,食必兼肉。”这里说的肉,即指腊肉。

2.陕南把嫂叫姐趣谈

陕南农家,分明是媳妇,可家里年小的弟妹都叫她“姐姐”。不叫嫂子,为什么把嫂子叫姐姐哩过去,陕南人只把谈婚期间的嫂子叫姐,表示对姑娘尊重和亲热,到过门后就改叫嫂子。随着生活的改替,人们的家庭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婆媳之间不是冤家对头。许多婆婆心疼媳妇,把媳妇当女儿看待:而媳妇尊敬婆婆,胜过亲娘。所以弟妹们把嫂叫姐,认为这样更亲切。天长日久,大家觉到这样称呼有利于家庭和睦。互相学习,就渐渐形成了一种风格。

3.陕南传统民居

陕南地区,有山坳、河沿和平坝,居民根据地势、原料等条件,建有各种民居,传统的住房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石头房:多建于山区,镇巴、安康、西乡山区很普遍。顾名思义,石头房以石为基本材料。通常是后墙靠山崖,三边以石头砌墙,屋顶木架上铺以油页石板。石头房经风耐雨,造价低廉。竹木房:四壁用圆木垒成,并留有门窗。屋顶用毛竹搭在木梁上,再以竹篾条结扎并以蓼叶复盖。有的人家在横梁上架木,上铺密竹,抹上灰泥,成为顶楼,上置火塘,用以炽烤和存放粮食。竹木房多建于林边及山坳,南郑、宁强和城固等山区常见。吊脚楼:多建于沿江集镇。吊脚楼以木桩或砖石为支撑,上面架以楼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涂灰泥。屋顶铺瓦或茅草。吊脚楼窗子多向江,所以也叫望江楼。吊脚楼开间不大,但楼—厂可防水,楼上很凉爽。有学者指出:吊脚楼是远古居的发展。

三合院和四合院:多见于平坝城镇。三合院有正房3间,中间为堂屋,东西为厢房2—3间。正房前方屋檐外伸,可用来吃饭、歇脚。厢房开间比正房小,两端有围墙相连,墙中间朝南刀:门。四合院由正房、厢房和过门组成,中间有——天井,比三合院更讲究。,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室以土坯、砖石、木料为基本材料,大门多向南,忌朝西。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农村砖房和城市楼房日益多起来。

2008汶川大地震的英雄,不要谭千秋

01马健,男,14岁,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马健的班上有6名同学未能从教室中撤出。下午救援时,马健和同学发现了被掩埋在废墟中的向孝廉,一起施救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晚上,他自己冒着大雨,悄悄回到学校,蜷缩着身子一次又一次钻进废墟,大约四五个小时过去了,双手血肉模糊的马健终于救出了向孝廉。

02马小凤,女,17岁,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马小凤从震后昏迷中醒来,在这期间,她听到了同学们的声音。马小凤不时提醒大家,要相互鼓励,要坚持,千万不能睡觉。经过近75个小时的等待,他们的呼救声被救援人员听到,4人被先后救出。

03王波,男,16岁,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地震时,在教室中的王波迅速冷静下来,跨过去拔掉墙上的电源,又快速掰开已变形被卡住的门,让同学们快速撤出教室,直到教室里最后一个同学离开,他自己才跑出去。随后,王波投入到营救之中,先后救出三名同学。

04王亮,男,17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王亮和另外两名同学被垮塌的水泥板压在二楼至三楼的走道间。他发觉左前方有光亮透进来,便和同学一起挣脱水泥板,从缝隙中成功脱险。随后,王亮就开始寻找和救助其他同学,先后救出5名同学。

05邓清清,女,14岁,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蓥华镇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当邓清清被武警部队官兵抢救出来时,她还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06申龙,男,17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三年级学生;王佳明,男,18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三年级学生。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正在上生物课的申龙、王佳明帮助老师快速组织同学们撤离。随后他们又组织同学开展营救,在废墟中救出4名同学。在王佳明和申龙等同学的努力下,总共救出20多名师生。

07刘刚,男,17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地震时刘刚被楼上掉下的水泥块砸晕。醒来后,他爬到教室出口处,用拳头猛砸堵在此处的水泥块,终于打开了一个出口,并托住同学的身体往外推送,当他和最后一个同学刚出去后,楼房垮塌。

08许中政,男,9岁,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新建小学三年级学生。

地震后许中政在废墟下被挤在桌椅架起的空隙里,受了轻微的皮外伤。许中政劝周围的小伙伴,不要害怕,周围这么黑,就当我们在做游戏,看谁勇敢,不怕黑。他带头和小伙伴们唱起了《国歌》。歌声从废墟中传出,紧张救援的消防官兵迅速赶过去,从洞口递进两瓶矿泉水。许中政却把水递给了同学

09阳玉洁,女,12岁,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白鹿中心学校六年级学生。

地震时,阳玉洁本可以最先跑下楼,但当她看见一片尖尖的玻璃正对着刚冲出教室又返回去的王老师砸去时,她跳过去拉住王老师就跑。在这过程中,她还救出一位已经昏迷的同学。

10李阳,17岁,男,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5月12日下午,李阳正在北川县委礼堂内等待表演节目。地震发生后,他直奔学校并发现了被压在教室天花板下的廖波。13日早晨,救援人员进入北川。李阳立即喊来救援人员,并主动举着输液瓶,帮助医疗人员给废墟下的廖波打点滴,直到廖波成功获救。当天,李阳还与其他同学一起,徒手救出了四名同学。

11李剑波,男,14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民族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地震时,李剑波的座位离教室门口很近,他完全可以第一个冲出教室,可他却退到门边,不断地把同学推出教室。当他回头看到同桌还躺在教室、满脸是血时,立即背起同桌冲向操场。几秒钟后,教学楼的走廊垮塌。

12杨琳,女,14岁,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

教学楼坍塌后,杨琳被埋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利用这个空间,杨琳将两名同学成功推到安全地带,而自己却被余震中滚落的石头砸中,动弹不得。被救出后,杨琳经常会产生阵发性巨痛。可当人们看到她时,她的脸上没有一丝痛苦和惊恐。

13杨松尚,男,17岁,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漩口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杨松尚并没有选择逃生,他不顾一切冲向掩埋同学最多的地方,开始动手抢救。这期间,他与老师和同学奋力救出了8名同学。

14何亚军,女,11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曲山小学五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何亚军和两名女同学在废墟下相互鼓励,一定要挺住。被埋19个小时后,她们被救援人员发现。当救援人员递给废墟里的何亚军矿泉水时,亚军却把它给了另一位同学牛钰。在被救援的50个小时里,她给同学喂水120多次。

15何翠青,女,13岁,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何翠青在废墟中被埋三天后获救。地震时,她已经走出寝室,忽然感到脚下猛烈晃动起来。“地震了”,何翠青赶紧往外跑。没跑几步,她突然想到:寝室内还有14位姐妹在午休,得赶紧叫她们去!何翠青毫不犹豫地转回身,去叫还在午休的同学。大家赶紧下床往外跑。但没等跑出多远,宿舍楼轰然倒塌,何翠青和同宿舍的姐妹被压在废墟下。

16宋雪,女,12岁,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土门小学五年级学生。

5月12日地震来临时,作为值周学生干部的宋雪正在检查午睡,她马上大声呼喊:“地震了,大家快跑,快跑……”到外面后,宋雪看到教室里有两名同学还趴在桌子上,她大声呼喊,熟睡中的她们没有听到呼喊。宋雪立即冲进教室,将两位同学摇醒。当老师开始清点人数时,发现全班只差宋雪,第二天上午,当救援人员在教室后门仅两步之遥的地方发现宋雪的遗体时,她仍然保持着冲向门口的姿势。

17张博,男,藏族,18岁,四川省阿坝州理县中学高三年级学生。

张博在冲出教室后又跑回去,看到本班同学都已安全撤出,又冒着余震,主动到别的班级救人,把一名女老师扶下楼,确认教学楼里无人后才离开。震后不久开始下雨,他迅速跑回家,拿出所有的衣服给同学穿。

18张强,男,16岁,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蓥华镇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小学三年级时,一场车祸夺走他左手的五个手指,双腿也因为手术变得一长一短,成了一个残疾人。

张强的教室在四楼,他是抱住窗外的旗杆滑到地面的。脱险后,他立即跑向废墟救人。先后用手救出四名同学。第二天早上,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张强报名参加了志愿者。

19张兴成,男,13岁,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凤仪小学六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张兴成在街上找到了弟弟,并把弟弟交给亲戚看护,然后立即和大人们一起参加抗震救灾。他和几个同学齐心协力、共同抢救废墟里的一个孩子。但救出这名孩子后,下面还有一个小女孩。一个同学抱起救出的孩子送往医院,张兴成则和其他同学一起,继续用双手清理被埋女孩周围的砖块,将她从废墟中救出。

20张庚杰,男,8岁,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下寺小学二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张庚杰在离学校不远的街道上,为了救同学,张庚杰的左脚被砸成粉碎性骨折。

21张春玲,女,13岁,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石坎小学六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正在向校外跑去的张春玲听到身后同学的求救声,立即停住了脚步,迅速返回去救人。因为她的努力,两名同学的生命被挽救。而张春玲的肩膀却被掉落的石块砸伤。

22陈浩,男,12岁,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陈浩已经到达了安全地带。为了救一名女同学,陈浩的背部和双腿被埋在了瓦砾之中。被救后,陈浩的双下肢骨折、腰椎多处骨折、背部几无完好。陈浩说,“我不后悔。能救而不救,我肯定会感到惭愧”。

23佘友富,男,17岁,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漩口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5月12日地震时,佘友富被教室的横梁砸中,陷入昏迷。醒来后,他不顾伤痛,投入到搜救同学的行列中去,佘友富和同学们冒着余震引发再次垮塌的危险,拼命地挖刨废墟,成功救出了两名同学。

24邹雯樱,女,12岁,藏族,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小学五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邹雯樱作为班长和学校少先队大队长,一直主动帮助老师组织同学撤离,自觉留在最后。当时邹雯樱已经跑到二楼楼梯口,为了返回救助其他同学,她却再也没能回来。当救援人员发现邹雯樱时,她还紧紧搀扶着一位同班同学。邹雯樱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年级第一名,还自学绘画和音乐,爱好体育。4月底曾代表学校参加汶川运动会,100米和200米都拿了名次。以她的奔跑速度,完全可以跑出去。

25林浩,男,9岁,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林浩正走在教学楼的走廊里,他被从上面滑落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作为班长,在被埋废墟时,他带领同学一起唱歌,战胜恐惧。爬出废墟后,发现一名昏倒的女同学,他立即把同学背到安全地带。紧接着,他又一次返回废墟,救出了另一名受伤的同学。在抢救同学的过程中,林浩的头部被砸破,手臂严重拉伤。医生给他检查完身体后,他拒绝救助站人员帮助,自己穿好衣服,和姐姐、妹妹一起从映秀镇步行7个多小时,安全撤离到都江堰。

26欧阳宇航,男,17岁,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欧阳宇航所在的班正在上英语课。他主动配合老师疏导同学朝楼下操场跑去。班主任罗家平老师说,欧阳宇航疏散了100多人。

27郑小鹏,男,13岁,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红白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郑小鹏与幸存的老师和同学,一起用手刨开废墟上的砖块,抬起水泥板,努力营救同学。正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郑小鹏迅速跑到街上,从被压在瓦砾下的铁匠铺里,找来了可以截断钢筋的工具。大家一起将一根根钢筋截断,搬开水泥板,将同学成功救出。

28赵彬,男,15岁,四川省绵阳市安县茶坪初级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赵彬一边叫同学快跑,一边迅速跑向操场。猛烈的晃动刚过,他便与其他同学一起,将受伤的同学彭云从瓦砾中救出。12日下午,赵彬随全体同学一起转移时,又主动和部分同学将受伤的同学抬到就近的医疗点。

29贾龙,男,16岁,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向峨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贾龙被埋在废墟下。在别人的帮助下,他爬出废墟。获救后,他不顾身上的伤痛,与大家一起,搜救幸存者。这时,突然听到了妹妹的求救声,他赶紧用手搬开水泥板,将妹妹成功救出。然后又转身跑回,继续救援他人。他先后救出三名同学,并将受伤的班主任老师背离危险地带。

30高志军,男,16岁,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平通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高志军迅速撤离到操场上。成功脱险后,他听到“救我、救我”的微弱呼救声,便不顾余震威胁,冲进废墟,高喊:“这里埋有人”。同赶来救援的老师们一起用双手扒开废墟。将两名同学成功救出。

31莘长林,男,7岁,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永安坝村小学二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莘长林和几名同学被埋在了废墟里。他一直鼓励其他小朋友不要哭。随后,就用稚嫩的小手使劲搬开压在同学们身上的砖块,把刘青鹏、陈方、王飞等三位同学拉到空隙较大的地方。他猫着腰四处查看,发现一个方向有光照进来,便匍匐身体前进。在弄清楚是一个没被完全掩埋的窗子后,莘长林率先爬了出去,并将其他同学接连拉出来。

32卿静文,女,17岁,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搜救队员在教学楼最左边的夹道下发现了卿静文。当医护人员小心避开障碍物,探身进去给浑身是血的卿静文注射止疼针时,她一滴眼泪没掉,而是用微弱的声音说,“阿姨快出去吧,这里太危险了!”卿静文失去了一条腿,但却表现出了坚强的意志和宽广的博爱之心。

33黄霖,男,13岁,四川省绵阳市安县桑枣镇干柏村小学六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担任值周生的黄霖正在学前班教室外检查午休纪律。黄霖不顾自己的安危,冲进教室,抱起一个熟睡中的幼儿就往外跑。一趟,两趟,三趟……屋顶的瓦片、砖头不停掉落,他的身影快速穿梭在教室和操场之间。当帮着老师把最后一个小孩抱出教室时,黄霖已经累得浑身无力。

34康洁,女,11岁,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小学六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康洁和同学们正在教室上课。就在教学楼即将倒塌的瞬间,她选择了跳楼逃生。康洁说,“就那么白白地死在教室里,还不如拿性命去拼一回。”湿软的菜地救了康洁,她只有腿被划伤。刚刚跳下来,房子就塌了,很多老师都被压住。康洁冲进倒塌的教学楼,奋力搜救被困的老师和同学。在救援人员带领下,师生们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35梁强,男,16岁,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中学高一年级宏志班学生。

地震发生时,梁强在老师的组织下安全脱险。当听说他的初中母校向峨中学房屋严重垮塌时,就跑了10多公里路,一个多小时后赶到向峨镇。知道父母都安全,他急忙赶到向峨中学,梁强和大家一起,在学校废墟上用双手刨灰渣、搬砖块并协助随后赶到的救援武警官兵救人。

36韩加育,男,18岁,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职业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在把一位老人转移到安全位置后,韩加育立即赶到废墟,发现一对母子被埋。他不顾余震的危险,把妇女抢救出来。随后,他将这里的情况告诉了2名武警战士。

37甯加驰,男,15岁,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甯加驰被埋在废墟里,动弹不得。在离他大约3米远的地方,一堆相互交错的预制板之间有一个可容一人出入的洞。“我要过去”,甯加驰不停地扭动脖子,左脸被擦破,终于可以将头侧过来,也能自由呼吸了。这时,右边传来同学曾婧的求救声,甯加驰帮助受伤的曾婧一点一点移动到自己蜷起的膝盖和肚子之间的空隙里,希望这样能给她最大的保护和帮助。地震5个小时以后,甯加驰被救出。之前,曾婧也已经被成功救出。

38雷楚年,男,15岁,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地震时,雷楚年刚下化学课,他跑到一、二楼之间的楼梯拐角处后,又迅速跟着老师跑回二楼的教室救人,在他抱出一名女同学后,教学楼垮塌。雷楚年回家看了看,就又偷偷跑出来,当了一名志愿者,给救援队伍带路,帮助搬运救灾物资。

39熊弼呈,男,13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禹里小学六年级学生。

地震中,机智的熊弼呈刚跑到操场还没站稳,就听到一位家长呼喊孩子。他迅速冲上了一座教学楼。在坍塌的教室里,没发现人,又往回跑。在楼梯转弯处,看见一位老师正在刨砖头,他立即跟着一起刨,很快救起了这位同学。随后,他再次跑回救援现场,救出一名同学。

40薛枭,男,18岁,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5月15日19时左右,救援人员发现薛枭和一位女生被埋在由几块倒塌预制板形成的狭小空间中。武警战士告诉现场的记者:“那个小伙子受伤严重一点”,薛枭听到后却坚持说“你们先救她”,女学生说“不,先救他,他的伤势比较重”。救援人员立即展开紧张抢救。为了分散薛枭的注意力,救援人员问他“出来后想干什么?”他说想喝可乐,最好是冰的。23时,薛枭被救援人员缓缓抬出。此时,他被埋在废墟下已80个小时。

41王磊,男,12岁,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桔柑学校四年级学生。

地震袭来时,王磊配合老师,把同学们疏散到了操场。当他冒着危险把几名同学推到安全地方时,王磊被倒塌的围墙压住了腿。因左小腿已成粉碎性骨折,不得已进行了外伤性截肢。

42曲柄年,男,14岁,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碧口二中七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曲柄年看到学校不远处有2名小学生和一位送孩子上学的老奶奶被砸在废墟里。他立刻跑上前去营救。用稚嫩的小手把同学从废墟中救出。这时,有几名小学生站在学校前的台阶上,他立即上前,拉着他们跑到学校操场。从学校出来后,他又看到几名受惊吓的学生趴在树上不敢动弹,赶忙上前把他们扶下来,带到安全地带。

43韩贵霞,女,15岁,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东山乡石家山小学六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之际,韩贵霞迅速冲入二年级教室,搀扶起弱小的同学,带领大家往外跑。教室里还有学生,她第二次冲进教室,抱起房婷燕同学,快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几个被吓的女同学仍没跑出来。面对马上就要倒塌的教室,韩贵霞第三次冲回这间教室,拉着她们跑了出来。

44童世强,男,13岁,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祁山乡中王小学六年级学生。

地震来临时,童世强不顾个人安危,直奔教室右侧的村党支部活动室。他知道,那里还有学前班的儿童正在休息。童世强抱起一个孩子就往院子中央跑,放下后又马上折回抱第二个。一个、两个、三个……身高不足1.6米的童世强咬着牙,拼着劲坚持,先后有7名孩子被他从屋内救出。当他把最后一个孩子救出时,拱门墙倒塌。在童世强和他人的拼力抢救下,32名儿童无一伤亡。

45王博,男,11岁,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拓石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

地震使整个教室剧烈晃动,班长王博迅速打开教室后门,高喊“后排同学从这里往外跑”。一个同学摔倒在台阶上,已冲到前面的他又跑了回来,帮助同学撤离。这时,王博听到学前班的教室里发出孩子们的哭喊,他立刻跟随老师们冲进去,上前抱起一个小孩跑往操场,马上折回抱第二个,直到救出最后一个,他自己也记不清救了多少个小孩。

灾情发生后,王博主动组织附近的学生分组学习,宣传防震自救知识。他还将自己仅有的几元零花钱和部分衣物、学习用品捐出,支援救灾。

46刘潮,男,11岁,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高台小学五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正在准备上课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迅速撤离教室。刘潮已经走到门口,发现有腿伤的任子秋还在座位上。他赶紧跑上前,背起任子秋向外跑。楼房在剧烈地抖动,背着与自己同样体重的同学,刘潮走得十分艰难。他紧咬牙关,在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下,奋力将任子秋背到了操场。有人问他,地震时你已经走到教室门口又折回去,难道不怕?刘潮说,同学嘛,就应该互相帮助,即使有危险,也要一起走。

47张强,男,12岁,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巨亭乡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正值这所寄宿制学校的午休时间。校长和老师立即组织同学们迅速撤离。张强跑出来后,却又立即冲回了宿舍。房屋随时都有可能坍塌。“张强、张强”,老师们大声呼喊。原来张强准备往外跑时,叫醒了身旁的郭明玉同学,只记得他答应了一声,出来后并没有见到他。于是,他又回去,竭尽全力背出了自己的同学。

48王彬,女,8岁,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镇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的时候,正在教室的王彬一边喊“同学快跑”,一边也跑向室外。逃生后,教学楼一侧垮塌。她迅速返身寻找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就在这时,教学楼另一侧也塌了,一根水泥横梁砸在了她的右臂上。王彬受伤后,很少哭过。现在,王彬坚持天天用左手练字、画画。她说,我每天要练习一个小时,等伤口好了,就回到学校好好读书。

49王樊,男,12岁,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班长王樊像平常组织班里活动一样,与老师一道,沉着地安排同学们有序而迅速撤离教学楼。教学楼垮塌时,王樊刚好从四楼跑到二楼,已辨不出楼道出口的位置。他看见一棵大树离过道栏杆不远,当即纵身一跃,抱着大树顺势滑到地面。当发现垮塌处有人在呼救时,他奋身冲进刺鼻的尘雾中,双手不停地挖刨,移开灰土和瓦砾,在迅速赶到的老师们共同努力下,两名受伤的同学得救了。

 01马健,男,14岁,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马健的班上有6名同学未能从教室中撤出。下午救援时,马健和同学发现了被掩埋在废墟中的向孝廉,一起施救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晚上,他自己冒着大雨,悄悄回到学校,蜷缩着身子一次又一次钻进废墟,大约四五个小时过去了,双手血肉模糊的马健终于救出了向孝廉。

02马小凤,女,17岁,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马小凤从震后昏迷中醒来,在这期间,她听到了同学们的声音。马小凤不时提醒大家,要相互鼓励,要坚持,千万不能睡觉。经过近75个小时的等待,他们的呼救声被救援人员听到,4人被先后救出。

03王波,男,16岁,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地震时,在教室中的王波迅速冷静下来,跨过去拔掉墙上的电源,又快速掰开已变形被卡住的门,让同学们快速撤出教室,直到教室里最后一个同学离开,他自己才跑出去。随后,王波投入到营救之中,先后救出三名同学。

04王亮,男,17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王亮和另外两名同学被垮塌的水泥板压在二楼至三楼的走道间。他发觉左前方有光亮透进来,便和同学一起挣脱水泥板,从缝隙中成功脱险。随后,王亮就开始寻找和救助其他同学,先后救出5名同学。

ya

本文转载网络分享,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网址:http://www.jfweb.cn/39098.html

免责声明:本文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认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glmpjh@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0)
上一篇 2024年1月16日 下午8:21
下一篇 2024年1月16日 下午8:3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