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三峡技师学院南校区,湖北三峡技师学院

湖北三峡技师学院,学历层次:职业学校学校性质:公办学校专业:院校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职教园  湖北三峡技师学院简介  我校隶属于宜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

  • 学历层次:职业学校
  • 学校性质:公办
  • 学校专业:
  • 院校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职教园

  湖北三峡技师学院简介

  我校隶属于宜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1年3月,由创办于1975年的原宜昌市工业技工学校(国家重点技工学校),与宜昌市第一技工学校(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宜昌市机电技工学校和宜昌市纺织技工学校,合并组建成立湖北三峡高级技工学校。2012年6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湖北三峡高级技工学校基础上组建成立湖北三峡技师学院。2014年6月,学院整体搬迁入驻宜昌市职教园新校区。新校区位于宜昌市职教园内,占地面积320亩,建筑面积8.47万平方米。

  教育理念

  学校突出以人为本,坚持“懿德至善、文技相融、能力为本、就业导向”的办学方针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用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服务,培养一流的中、高级技能人才。

  专业设置

  30多年来,学校先后开设了机械制造工艺、文秘、车工、钳工、电工、矿山机械、纺织、石材加工、缝纫、水质分析、化工、保安、市场营销、旅游、商贸、家电维修、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电工电子、电子装配、机械加工、模具钳工、数控加工等24个专业。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员工247人,其中,研究员(教授)、市管优秀专家1人,研究生学历9人,高级讲师52人,“双师型”教师达教师总数的80%,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者131人,具有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43人,省级金牌教师10人,市级金牌教师35人,主编、参编各类教材50多本,300多人次荣获国家、省级教研成果奖。学校现有在校生4751人,102个教学班,23个专业,其中省一级重点专业1个(全省10个省一级重点专业),省二级重点专业8个,形成了中技学历班、高级技工班、技校大专套读班,各类短期培训等多层次办学的模式。

  设施设备

  园林式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配套。80间现代互动教室配备电子白板、崭新的课桌凳及空调。24个高标准一体化教室,由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的专家规划设计,配套两千多万元的实训设施设备,可同时提供机电、PLC编程控制、汽修等各专业1500个工位。学生进教室就是进车间,上课就是上岗实训。学生公寓,4人一间,每人上铺下柜,就寝学习皆宜,且带有独立阳台和卫生间。

  湖北三峡技师学院实施“快乐参与、快乐体验、快乐成长”体验式德育教育模式,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提倡先做人再做事,先成人再成事。

湖北三峡技师学院的介绍

湖北三峡技师学院1位于世界著名的三峡工程所在地、世界著名的水电旅游城市湖北省宜昌市湖北三峡技师学院,是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宜昌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技术学院。它是“十二五”期间湖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技师学院。先后荣获国家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综合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院校,湖北省技能培训重点院校湖北省职业教育质量管理标准学校和湖北省技工院校改革发展先进单位。学院始终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积极与工业企业对接,初步建成了集学制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竞赛培训、公共实践培训和就业服务”六位一体。学校前身由前宜昌市工业技工学校(国家重点)、前宜昌市第一技工学校(国家重点)、前宜昌市机电技工学校和前宜昌市纺织技工学校合并而成。

湖北三峡技师学院的学院荣誉

湖北三峡技师学院省(厅)级以上奖励名单编号奖励时间荣誉称号授予单位1 2006年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共青团中央,农业部教育部等七部委2 2006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劳动部3 2006湖北省职业教育质量管理标准学校湖北省劳动厅4 2006省职业教育研究成果组奖湖北省劳动厅5 2006湖北省职业教育质量管理标准学校湖北省劳动厅6 2006省高级职业培训教学单位湖北省劳动厅7 2006年湖北省第一批技能培训定点机构湖北省劳动厅8 2006年湖北省高级职业培训教学单位湖北省劳动厅9 2006年使用标准化教材单位湖北省劳动厅10 2007年全省职业培训学校第七批蓝图杯机械制图竞赛组优胜奖湖北省劳动厅11首批省级重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湖北省劳动厅12 2007年第一批省技工学校二级重点专业湖北省劳动厅13 2007年全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劳动厅14 2008年国家职业技术学院培训援助行动

抗震救灾学校突出贡献劳动部15 2009 2007-2008市级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宜昌市委市政府16 2010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先进单位教育部,人社部17 2011年省级招生先进单位湖北省人社厅18 2011校企合作先进单位(奖金10万元)江苏吴江市政府19 2011年宜昌市车床技能大赛一等奖数控宜昌市总工会宜昌市人社局20 2012年全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国家人社部21“四位一体”改革发展先进单位2012年省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优秀组织奖省人社厅22项2012年职业教育培训研究成果集体奖省人社厅23项2013年德育教学竞赛优秀组织奖单位国家人社部

湖北三峡技师学院的发展规划

2011-2015年发展计划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与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实现教学质量的质量,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面提升核心该学校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和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相关文件精神和学校的国家发展目标,这个发展计划是专制定。

首先,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重点建设学校的知名,全省一流的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继续坚持“Structive,合理,优良的品质,过硬的质量,效益”,遵循教育规律,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学校的发展,努力成为经济宜昌市和湖北省,社会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使得人才的支持和贡献。

二,整体发展目标

随着 u200b u200bliberation理念,更新观念为先导,以改革创新的力量,以促进信用体系的改革,加强专业建设,加强教学内容,方法,坚持知识的协调发展,技能和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提高教学质量,全面促进教学工作。经过五年的建设,努力实现“内涵发展”,使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都达到了全省,全国示范学校标准,实现适度的转型发展。

– 形成与集成化,专业化有专业结构体系;

– 建设一批重点专业,精品课程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省份的一定水平的教科书;

– 培养出的教师队伍和具有结构合理,品质和优良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

– 形成适应教学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保证教学的持续改进;

– 努力实现地方标准的目标和创建全国示范的国家级示范。

三,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规划

1.提高办学水平,扩大办学规模

进一步完善学校的上课下课。经过五年的建设,努力构建完整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一个特色,充满活力,精力充沛,共同构建由中级,高级,技师准备和技术人员。

为加强全省著名大学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加强开放办学,扩大国际交流,扩大联合办学项目。

全日制在校生达到8000余名学员,以及培训和位置提升培训,为公司的员工人数达到约5000。

2.建立一个新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提高质量意识为导向,树立 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和 个性化教育 观念,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把更新和提高先进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教学内容作为难点加以突破,努力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是 “思想好、基础厚、口径宽、素质高、能力强”。其智能化结构为 “一高两强”,即专业理论知识水平高、技能和计算机能力强。按照综合 素质教育 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做到 “四个会”,即能做人、能学习、能做事、能创新。

根据实施 素质教育 的需要,继续完善并认真落实学校体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 “三件一联” 新课程体系,以基础课和选修课为主,公共课与专业课的相互匹配,侧重于课程体系整体功能的优化。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增加学生选课的自由度,鼓励文理渗透、理工科结合、工作与管理交叉,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把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实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联动,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使学生 “双证” 合格率达到100%。

3.继续模块化、一体化教学改革

巩固 近两年学校学分制改革的成果,进一步完善模块化、一体化的教学管理体系,完善弹性学制、选课制度,重修制 、 主辅修制 及相应的配套管理措施,并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管理体制和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

-使 “选择” 一词变大的文章。重点扩大选课范围,在做好通识教育课程选课的同时,做好专业选课的选课工作,探索学校之间相互选课的途径和方法; 创造条件,尽快实施 “选师”,即实行教师挂牌换班,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 加快启动实施 主辅修制,切实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并..。

— 兑现 “玩” 二字,真正实行弹性学制,提前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

— 加强 “竞争、引导、管理” 环节,切实引入竞争机制,落实多劳多得、多劳多得的原则。完善导师制,将导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贯穿于全过程。要加强、细化、量化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在管理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有特色的政策体系。

4.加快专业建设步伐

综合权衡我省和宜昌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强化现有学科优势,集中可投入的财力,重点建设2-3个学科。

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重点专业。为适应宜昌市和湖北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坚持长期专业与短期专业同步发展的原则,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促进卓越,支持创新,通过调整推陈出新,逐步形成特色和“品牌”,努力实现“我没有人,我优秀,我优秀”。对现有的学科和专业,要以发展方向上为重点,突出特色。积极增设新专业,形成学科相对完整、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体系。

有计划、有重点、分级、分批支持一批水平高、师资力量强、教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社会经济效益好、特色鲜明的重点专业。努力建设10个重点专业,其中省级3-5个,校级5-7个。逐步形成学校指导管理机制,系部具体负责重点专业建设。

5.加强课程建设

把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价作为一项整体工作,坚持以评价促建设、以评价促改革、评价与建设相结合、以建设为重点的原则,构建三大重点专业课程体系,包括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和模具制造技术。

–教材、教学大纲、教案、试题库等基础教学文件整体更新改革;

–要进一步改革理论与实践课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形式和考核方法,努力提高内容和方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公共(通识)课程建设和管理,不断调整和开设新课程,鼓励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工作与管理交叉。

6.加强教材选编管理,推进教材建设

要制定和完善教材的选编管理办法,保证教材的优秀性和先进性,保证教材的创造性和有特色性,把教材的选编建设和评价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材质量。

尝试采用面向21世纪的新教材;具有个人特色的专业组织制定自己的计划。

7.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

坚持软硬件建设相结合、全面规划、重点建设的原则,完成基础教学实验室的调整和实验室教学软硬件的配套工作,在现有实验室的基础上,继续建设机电关键技术应用、数控加工工艺、模具制造等专业实践基地,逐步向学生全天开放实训车间,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条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8.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教学管理队伍

坚持“人民首先”的原则,根据学校发展和纪律的需求,专业建设,加快教师培训,优化教学人员的结构,坚持培训和引入综合培训原则的结合重点是培训,各类教师的开发各级规划团队建设,改善教师培训队系统,多渠道,多重形式加强教学人员。尊重努力介绍或以上省级技术人员1-2,尊贵约10家公司技术人员。培养了10个省级职业领导者,约30名专业和储备部队。并逐步形成知识结构,合理的年龄结构,有教师界的统一和合作精神。

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教育,学习边缘和标题结构的整体改善,努力制定学校的全职教师,获得硕士学位或毕业生达到10岁?副教授和30的比例高级职称?Ove。同时,教学管理团队建设教师的建设同样重要的地位。

9.教学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初步实现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工具

反对传统的“勺子喂养”原则和“倒入式”,学生作为教学知识“集装箱”,实施“经典简洁,多课”,开展模块化,综合教学改革,打破粉笔,黑板,一本书教学相同的旧图案,整合理论教学和实践培训。

增加投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室,CAI课件开发制作中心,学生注册中心,转型和改善微型教学实验室和20多个多媒体教室。

组织势力加速CAI课件的研究和开发和应用,同时加强学校教师的培训,在现代教学方法中使用,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作为优秀课程和合格教师的重要指标各级。努力使学校的公共基本课程的50%和专业的基本课程可以使用电脑辅助指令,其中约30?AVE更直观CAI软件,并积极探索并努力尝试在线教学课程。在学校,跨区域,跨境学习学位课程选择和创造条件终身教育的学生,“多级来自”的原则。

教务管理系统现有的计算机辅助学校进行全面的转型,更新,开发或引入“教学计划”,“测试管理”,“教学质量评估”,“教学管理”,“综合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尽快使学校的现代化的教学管理到一个新的水平。

10形成良好(00,022)和评估机制

Dudaoshi形成了一个教学中心,政府,社区,包括父母,学生和学校的全部过程中的全程组合,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加强监测教学过程,课堂监督,教学考试,教学质量评估。请注意,人才的跟踪和检测质量,探索雇主,教师,学生的机制的建立,参与内部评估教学质量和认证。

建立和完善学校,系部级教学转向系统。

建立健全教学信息员制度,及时掌握教学动态,稳定教学秩序,为各级领导的教学决策提供依据。

11.加强教学研究推进教学改革与建设

从组织上加强对教学科研课题的项目评审、中期检查、成果评价、实践推广等方面的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在内容上,要求教研项目既要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又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文转载网络分享,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网址:http://www.jfweb.cn/51187.html

免责声明:本文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认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glmpjh@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0)
上一篇 2024年3月2日 下午9:38
下一篇 2024年3月2日 下午9:4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