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县职教中心电话号码,任县职教中心

任县职教中心,学历层次:职业学校学校性质:公立学校专业:院校地址:任县县城北坏西路  学校简介  教学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教学管理的最终目

  • 学历层次:职业学校
  • 学校性质:公立
  • 学校专业:
  • 院校地址:任县县城北坏西路

  学校简介

  教学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为此,学校逐步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1.搞好师资队伍建设。高质量的教育靠高素质的教师来支撑,该校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坚持师德与师能并重,理论与实践并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培训提高,加大教研活动力度,尽可能创造条件,承认、尊重、支持教师的发展需要,鼓励教师在业务上创新,通过“压担子、架梯子、搭台子”等多种措施,构建教师展示自我能力的舞台。近几年,该校教师屡获殊荣,2名教师被评为省园丁、省优秀教师,3名教师被评为市教学标兵,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文章63篇,在各类优质课、教学成果评比中获奖40多人次。2.抓常规,促教学。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案,学生作业月评制度。每个教师的教案,每个学生的各科作业,由专人负责月月检查,次次量化考评。3.实行民主评议教师制度。①每学期搞一次学生问卷,由学生民主评议教师教学等各方面的整体工作情况,评议结果计入量化考评总分。②定期召开座谈会。利用学生代表座谈会的形式,针对性地反映每个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及时反馈给本人。③采取教师上课情况学生登记制度。由学生评价教师的每节课上课情况,形成月月有检查、节节有记录的整体评价体制。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学生管理

  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学生管理力度。一是加强班主任和班级管理。班主任队伍建设关系到良好的班风、校风的形成。学校给班主任提出“强素质、上台阶”的要求。各班主任充分利用班会时间向学生贯彻学校的工作精神、工作重点,使各班紧密配合学校工作,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规范学生的行为,为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奠定了基础。二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为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意识,学校通过普法教育大会,让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观看法制教育影片、录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逐步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风气,有效地净化了校园环境。三是做好新生军训工作。每年新生入学后,学校联系驻县武警给新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军训,锻炼了学生的坚强意志,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加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四是加大综合治理、安全防范力度,学校利用征文形式对学生进行交通规则教育,安全用电常识教育等。为防止学生乱花钱,设立班主任“银行”机构,让学生把钱放到班主任那里,随用随支,做到合理消费,同时也有效杜绝了敲诈现象发生。

  招生对象

  凡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含同等学历者)均可报名。

  报名条件

  1、遵纪守法、热爱劳动、文明礼貌、朴实诚信;

  2、无疾病、无传染病、无慢性病史、无犯罪史、无严重违纪史;

  3、身体健康、五官端正、性格开朗、形象气质佳。

  报名方式

  1、直接到校报名入学。

  2、直接在初中原班主任处报名,然后再到校入学。

  3、先通过电话或在网上预报名,然后到校报名注册。

  注意事项

  1、新生入学须带身份证(无身份证可带户口簿或户口簿复印件)。

  2、属党、团员的须带组织关系证件(党员证或团员证)。

  3、办理国家助学金申请时需带户口薄家长名字的页面和学生名字的页面各复印一张。另由村委开具家庭经济状况说明书,并到乡(镇)政府盖章后带齐入学。

  各专业学费

招生专业学费文体艺术根据当地物价局标准收费英语根据当地物价局标准收费财经根据当地物价局标准收费

  助学政策

  贫困在校生享受每生每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补贴。

任县职教中心好还是邢台技师学院好

邢台吧,感觉大地方的会好的,毕竟人往高处走吗,

任县的社会事业

2008年,任县在县城范围内,共有9所(含私立2所)学校。其中:普通高中(任县省级示范性高中)1所,在原来任县中学基础上扩建而成,位于人民大街以南,太行大街以北,占地面积188亩,校舍建筑面积58693平方米,在校生3460人。职教中心1所,位于槐乡大街西段,占地面积60亩,校舍面积13681平方米,在校生3035人。教师进修学校1所,位于槐乡大街西段,职教中心东临,占地面积6亩,校舍面积1510平方米。特教学校1所,位于向阳街(北街)南头,占地面积1亩,校舍面积250平方米,在校生20人;初级中学(任城镇中学)1所,位于新兴东大街,占地面积69亩,校舍面积8949平方米,在校生2325人。小学3所,北街小学位于东方路中段路西,占地面积23亩(含教学点面积),校舍面积3076平方米,在校生1266人;西街小学位于兴隆街,占地面积10亩,校舍面积2022平方米,在校生1081人;南街小学位于南北街路西,占地面积11亩,校舍面积1510平方米,在校生737人。私立学校2所,汇文私立学校位于新兴东大街南侧,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校舍面积4000平方米,在校生517人;任县私立电力小学位于文庙街北侧,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校舍面积15640平方米,在校生615人。

2008年任县专任教师合格率100%,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总人口中接受小学教育占13.7%、初中占53.4%、高中及中专占18.5%、大专及大专以上占0.5%。任县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93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职教中心1所,县教师进修学校1所,特教学校1所,初级中学10所(民办1所),小学78所(民办1所)。在校生总人数48601人(公办44268人),其中小学32068人,初中11168人,普通高中3021人,职教中心2304人,特殊教育40人。教职工总人数3025人,其中公办2697人。任县幼儿园68所(民办14所),在园幼儿10169人(公办6806人),学前教育入园率为94%,公办教师129人。任县教育2010年综合排名邢台市第四,2011年邢台市排名第一,连续4年被评为“邢台市教育工作先进县”。2012年,被评为“河北省教育工作先进县”,被确定为河北省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县。县教育局先后荣获省教育学会系统先进单位、省级阳光体育活动优秀组织奖、邢台市文明单位、邢台市校安工程先进单位、邢台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邢台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邢台市电教工作先进单位、邢台市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优秀教研室、邢台市五四红旗团委、邢台市先锋集体等荣誉称号。 2008年,任县对外交通有:省道邢德公路(邢台—德州),西接邢台市,东连巨鹿,途经任城镇、大屯、永福庄、邢湾四个乡(镇),境内全长28.29km,路面宽12米,二级公路,路况良好。

2008年,任县县道有:杨官公路(南宫市垂杨镇—内邱县官庄)西接内邱,东连巨鹿,贯穿任县(中部)东西,途经大屯、永福庄、天口三个乡,境内长29.18公里,路面宽9米,二级公路,路况良好;平任公路(平乡县—任县城)贯穿任县(南部)东西,途经辛店、骆庄、固城、任城镇四个乡(镇),境内长22.6公里,路面宽6.5米,三级公路,路况良好;赵辛公路(赵县—辛安镇)北接隆尧,南连南和,贯穿任县南北,途经永福庄、大屯、任城镇三个乡(镇),境内长11.7公里,路面宽9米,二级公路,路况一般;宁鸡线(宁晋县—鸡泽县)北接隆尧,南连南和,贯穿任县(东部)南北,途经邢湾、天口、辛店三个乡(镇),境内长26公里,路面宽6.5—9米,三级公路,邢湾至天口段正改建施工。

2008年,任县农村公路总里程382.3公里,其中县级公路89.6公里,乡村级公路292.7公里,任县公路密度达95公里/百平方公里。任县农村公路好路率达85%。2006年,任县成立了城乡客运公司,购进中型客车49辆,开通客运线路10条,村村通客车率达100%,实现了任县客运全覆盖。 截至2008年末,任县基础设施情况如下: 绿化:公共绿化包括人民公园、300亩历史文化公园、4个街心游园、县直机关拆墙透绿与沿街门店绿化、牛尾河绿色廊道和邢德禄绿色长廊。(本数据截至2010年) 通讯:电话机用户62818户,移动电话用户4万余户。通讯广播电视“村村通”实现全覆盖。有线数字电视“村村通”覆盖率实现35%,2013年底达75%,2014年全覆盖。 电力:拥有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4座,35kV变电站9座。任县年供电能力20亿千瓦时。 供水: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1万吨/天,在2012年度邢台市污水厂排名评比中名列第一名。 垃圾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厂占地面积207亩,设计处理能力180吨/天。垃圾中转站共有5座,分别是南环路中转站、昌平路中转站、城关中转站、大屯中转站和吴岳中转站。

河北省邢台市任县邢家湾镇有几所高中分别是什么名字?

邢家湾没有高中 就任县县城有 分别是 任县一中 职教中心 永福庄高中(在永福庄村里)

邢湾没有高中,就是整个任县也就县城里的任县中学了

请问;民办学校校校长玩忽职守导致学校恶性事故频发有没有z罪、?

民办学校,不用多说对此而言,肯定与地方有交情与关系。所以才会出现你所说的这些事。

如果地区管不了,可以上市,还可以上省,甚至可以到首都。

很多地区问题决绝不到因为把事情压了下来。所以要学会动用媒体的力量。

宜都市第二高级中学的历任领导

李学勋 1954年3月任校长

李学勋,男,湖北枝江市人,生于1930年10月。1950年1月加入新民主义青年团,195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江陵高中毕业,曾先后进入宜昌地区干校、宜昌地委党校、湖北省委党校、湖北师院学习。1948年8月至1949年9月在小学教书。参加革命工作后,历任枝江县城关区文教助理(列席区委),宣传委员、县人民文化馆第一馆长等职。1952年8月至1953年4月任县委宣传部主管干事,5月调任问安区委副书记、书记(未到职)。1953年10月任枝江中学(现宜都市二中)副校长、校长、兼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县直机关党总支书记。1961年9月至76年3月,任宜都三中校长兼书记,4月调陆城休息治病。1982年4月至1985年任宜都师范学校副书记。后离职休息兼治病,1992年3月退休。

崔邦喜 秭归人 1957年任校党支部书记

江学礼 1960年2月至1962年10月任校党支部书记

江学礼,男,山东平度县人,生于1928年元月。1947年10月参加东北人民解放军,1949年6月入党,1945年7月结业于大连商业学院。入伍后任过文化干事、青年干事、军校组织部组织干事,军官学员连政治指导员、军校政治系政工业务教员等职。在政治系任教期间,曾在中共中央第五中级党校培训了一年半,学习了党史、政治经济学和哲学三门课程。1958年4月毕业后,任宜都县安福寺中学党支部书记。1960年2月,任宜都第二中学党支部书记(中共枝城镇委委员)。1962年10月,任枝江县刘巷中学党支部书记(中共百里洲区委委员),1969年4月,任枝江董市高中党支部书记,1970年调离文教部门,任枝江县工业局副局长,枝江县化肥厂副厂长等职,1989年12月离休。

马志刚 1962年7月至1968年8月任校长

马志刚,男,生于1926年11月,河南省长葛县人。1948年参加革命,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高中毕业并在中原大学政治部学习毕业。1949年5月20日南下来到武汉,分配到武汉军管会财经接管部税务接管处工作。武汉市政府成立后,分配到江岸区税务分局工作,曾任税务员、税务中心段段长职务。1952年8月至1954年底在汉阳区税务分局工作,担任副局长、代局长职务。1954年调到武汉市高等学校党委宣传部工作。1955年下半年武汉市委建立了文教部,再调到市委文教部高教处工作;1956年6月省委建立文教部,又调到省委文教部高教处工作。1958年至1962年上半年,先后在中共宜都工委、宜昌地委文教部、宣传部工作。具体负责教育工作。1962年宜昌地委在全区贯彻中央制定和下发的《中学50条》和“建立重点中小学,保证高等学校招生质量的决定”并将宜都二中定为地区重点中学之后,7月奉地委决定,与地委办公室李发祥同志一同调到宜都二中工作,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校长职务。1971年初调到五七中学革命领导小组负责。1972年下半年分配到宜都师范担任党支部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职务。1978年6月地委决定撤销原宜都师范,建立了宜昌教育学院,担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分工主管教学工作。1988年10月离休。

李法祥 1962年7月至1965年8月任党支部书记

李法祥,男,江苏如东县人,生于1930年2月。1946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前至1949年初,普就读于如东中学、滨学公学后期师范与中大新闻系。历任调研员、滨海军区文书、新华社中原总分社记者、编辑、记者站站长。1959年随省委领导来宜昌参加宜都工业区建设。曾任宜都工委办公室秘书、科书科科长。1962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下达后转入文教工作,先后担任宜都二中党支部书记、枝江一中党支部书记。文化革命后任枝江县文教局副局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统战部副部长。1982年调回省城,任省委史研究室《湖北党史通讯》主编,鄂豫边《地方革命史研究》副主编。职称副编审,曾写有《江汉日报社》等专著。

刘才雄 1968年8月至1971年任校革委会主任

刘才雄,男,湖北宜都人,生于1934年,1949年7月宜都初中毕业。1950年2月至1955年2月,先后在黄连头、过路滩、莲花堰、清圣庵小学任教,其中1953年9月起任清圣庵小学校长。1955年2月至1955年8月,在湖北师专短训班学习。回县后任县文教局教研室教研员,县文教科科长、江口中学、红花套中学副校长等职。1961年10月调任宜都二中副校长,后任校革委会主任。1973年10月至1981年8月,先后任县一中、四中、师范中学书记兼校长。1981年9月起任县一中校长、书记;后兼任市教委副主任,1992年4月任市委巡视员。

黎明星 1971年至1981年8月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

黎明星,男,湖北枝江市人,生于1933年3月。1952年7月,在原枝江中学初中部毕业,同年下期入宜昌师范学习,1955年步入小学教育行列。1957年8月调入宜都市二中任共青团专职干部,1959年至1960年赴湖北省教育干部训练班学习,回校后任副校长至文化大革命。1971年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1981年8月调宜都市师范学校任书记、校长;1984年任宜都市师范学校专职书记。

艾常钰 1979年3月至1984年8月任校长

艾常钰,男,湖北宜都人。1946年9月出生,1960年9月至1966年6月在宜都二中读初、高中并毕业。毕业后因“文化大革命”运动回乡务农。1968年2月担任松木坪镇民办教师,1972年1月至1972年11月在宜昌师范(原宜昌师专)进修学习。1972年12月分配至宜都二中任校团委书记。197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10月任校党支部副书记,1979年3月至1984年8月任宜都二中校长。1992年4月至2000年8月任宜都二中党总支书记。2006年9月退休。

郑兰彬 1981年8月至1992年5月任党支部书记

1987年9月至1992年4月任校长。

郑兰彬,男,生于1937年10月,宜都陆城人。196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学高级教师。1958年4月于宜昌师范毕业后分配到枝城余家桥学校任教,同年7月任该校教导主任。1960年6月参加高考,被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录取。入学后被选为校学生会副主席兼任数学系学生会主席。同年12月因家庭发生不幸,被迫休学回家,由县委宣传部安排到宜都一中任数学教师。1961年3月任校团委书记,并兼任县直文卫党总支干事。1969年由县革委会政工组任命为一中领导小组副组长。1971年9月调至枝城镇中学先后任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党支部书记。1981年8月至1992年5月调宜都市第二中学任党支部书记,其中1987年9月至1992年4月任宜都二中校长。1992年4月调任宜都一中党总支书记。1985年至1998年被聘为宜都市教育督学。1987年至1999年连续三届被选为市人大代表,并连任宜都市人大常委会委员12年。1989年被中共宜昌地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同年被评为宜昌地区优秀教师,1995年荣获宜昌市优秀校长奖,1996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教育工会积极分子,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先后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过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

谢代弼 1984年8月至1987年11月任校长

谢代弼,男,湖北松滋县人,生于1939年6月。1963年7月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物理系。1963年8月至1978年8月,先后任五峰县仁和坪中学、升子坪中学物理教师。1978年9月调宜都县第二中学任教,1984年8月至1987年11月任校长。后调至宜昌葛洲坝第六中学任职,系中学高级教师、葛州坝工程局十大标兵之一。

张长文 1992年5月至1999年元月党总支书记兼任校长

张长文,男,1956年6月生于枝城解家冲,1974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1977年恢复高考后,以大队党支部副书记身份考入宜都师范学校,于1980年元月毕业分配到宜都县第二中学工作。1986年通过在职学习取得华中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学历,历任政治教师、校团委书记、政教主任、副校长。1992年5月至1999年元月任宜都市第二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政治教育学科带头人。参与编写了《中国国情大事典》一书,在《中国教研》、《小学德育》、《政治课教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多篇,并有多篇论文在国家及省地获奖。

金策坪 1999年元月至2003年6月任党总支书记兼校长

金策坪,男,1956年7月出生于湖北当阳。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研究生结业。宜昌市级优秀教师,宜都市第一届物理学科带头人,宜都市人民政府督学。湖北省物理学会会员,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高中教学委员会理事。先后担任宜都市师范学校副校长、党总支副书记,宜都市第二高级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宜都市职教中心校长、党总支书记。金策坪同志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7篇。多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篇。参加省级以上课题研究7个,其中,国家级课题4个,获国家级课题研究成果奖励一、二等奖3个。参与编写出版教材、教参2本。

杨世焕 2003年6月至今任党总支书记兼校长

杨世焕,男,汉族,1963年3月出生,湖北省宜都市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宜都市二中党总支书记、校长,中国科协化学学会会员,宜昌市、宜都市两级化学学科带头人,宜昌市教育系统高级教师评委库成员,宜都市第六届人大代表。1980年9月至1983年7月,宜昌师专(现三峡大学)化学系学习并担任团支部书记;1989年9月至1992年7月,湖北教育学院化学系学习;1999年9月至2001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在职函授结业,其间参加湖北省中学化学骨干教师班和湖北省中学校长研修班学习。2005年7月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中学校长提高班学习。1983年7至1993年7月,任宜都市一中化学教师、班主任10年;1993年8月至1999年8月任宜都市一中教务处副主任、主任6年;1999年8月任宜都市一中副校长4年;2003年6月至今,担任宜都市二中校长、党总支书记。2004年6月被宜都市人民政府表彰为“宜都市十佳校长”,并入选《百名校长访谈录》(湖北卷)。

本文转载网络分享,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网址:http://www.jfweb.cn/58254.html

免责声明:本文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认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glmpjh@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0)
上一篇 2024年3月17日 上午10:50
下一篇 2024年3月17日 上午11: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